快速导航
SUV轮胎
分类
2025年OBD车检的问与答
2025-03-23

  最近,网传的OBD越发的危言耸听,二手车的天塌了,燃油车的天塌了,年检站的天塌了。不知道的还以为所有车的OBD都过不了审,事实上合格与不合格的比例,大到传谣助谣得人都不肯信。 现在笔者针对网传的内容做一个个解答。

  假的。早在2018年就发布了以及GB 18285-2018《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(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)》以及GB 3847-2018《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(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)》,于2019年正式实施。里面就提出了要求检测OBD。

  GB 18285-2018《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(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)》

  此次会议根据近年来移动源的污染排放日渐增长,加上近几年查获的OBD等事件,国家已经格外的重视作为第三方排放检验机构的严重失职,今年9月份起中央在多个场合都表示要对这种现象予以严打。都上新闻联播了,只是这种新闻,没改成人们所熟知的“年检站”三个字,谁知道第三方排放检验机构是啥?

  而直到笔者发文的这一刻,部里的全国检查仍未停止。 根据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,下半年,全国各地都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、轰轰烈烈的严查严打,查获了更多的OBD作弊、检验测试的数据造假、检验测试过程违规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,数不胜数。这类新闻要是没像笔者一样特意去查,大数据都不会主动推送给笔者看呢,更何况是广大车主朋友。

  这些被处罚的年检站关于OBD这一块,许多博主都指出了一个情况,是年检站使用作弊手段出具了合格报告。也就是说车主大概率是不知情的,是往年一直就存在OBD不合格的车辆,通过了年检,而直到2024年才被严打暴露出来。

  真的。不过这里的“指定”两个字用得不够恰当,或者说不够完整。环保检测不合格是去指定的M站名录内任一维修厂。光“指定M站”这四个字,读者们就能脑补出一出检测站与M站勾结狼狈为奸的一连串画面。

  事实上,维修厂申报M站名录需要一定的资质去申报,并接受有关部门监管。在随便一个师傅就能开张的汽修行业中,即使是有资质的大站,也不愿意为自己套上一层盈利可有可无的枷锁。简单说就是赚不了几个钱,破事还一大堆。而此前根本没几个锁定的车辆需要解锁的(年检站都帮你作弊过了),正常的情况普通修理厂足以解决。

  根据笔者调查,在今年的重点打击第三方环保检验测试的机构行动中,部分M站受到的打击不比年检站小。在笔者联系的几家M站,部分已停止开展相关业务,准备撤销申报。环保检验不合格的车辆将迎来的不是指定维修的问题,而是无处维修!

  当然从今以后,申报一个M站,还是有利可图的。维修费用,不用明说就知道远高于正常维修费用,这也是网络上被人诟病的主体问题之一。有兴趣的汽修厂可以向运管部门咨询申报M站,丰富名录。

  这个是参考国外的I\M分离机制,I站是检测站,检测上传结果合不合格,而M站是维修站,维修检测不合格的问题车辆。I站和M站都接受有关部门的全链路监管,出具不合格报告单的车辆将被本地环保监管平台锁定,只有去M站维修后申报解锁,然后也只能回到原检测站检测!

  而现实中,检测站大多数会及时中止对问题车辆的检测,不出具检验报告,这样车主可以自由选择维修机构做维修后回来复检。这样更符合不得指定、快速处理的客观需求。除非是不小心或者故意上传,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也只能找一家M站去修车解锁了,因为国标就是要求严格上传实际检验测试结果,年检站传上去也是合法合理的。

  OBD检测 OBD指的是车载诊断系统,包含了车辆基础信息、车辆实时状态信息。通过获取OBD实时监测的数据,可以有效判断机动车排放系统的工作状态。检测OBD合不合格,是确保后续检测时获取OBD数据流真实有效的大前提。

  2013年7月1日起出厂的重型汽油车、2018年1月1日起出厂的柴油车(所有柴油车),

  OBD检验不合格的,判定排放检验结果不合格。也就是说在上面三个时间点之前的相应车型,能不用检OBD。

  OBD检测的要求实际上并不高,首先是先要能连上,不通讯的OBD肯定就不合格,少数车辆是因为OBD的接线与通用接口不同,需要跳线后才能通讯。

  其次,发动机不能有故障码,更不能导致发动机故障灯亮起。再其次关键几个传感器的就绪状态,不能有超过2项未就绪,网传的首检思域就是因此不合格去M站花一万多维修后仍不合格。

  最后也是最关键的,检验测试仪器获取OBD的车辆信息,要与车辆登记信息一致!否则存在造假作弊嫌疑。

  首先年检之前,我们应对车辆进行一个全方位保养,包括外观、灯具、轮胎、冷却系统、发动机、排气系统等在内的全面检查维修。这样不仅能提高检测通过率,还能在发生检测事故后,对检测前后的车况有一个直观的判断,添一份维权的底气。不然等年检出现了问题,再急急忙忙去修整,只会更浪费时间。

  OBD的不通讯、故障码等问题,都是能够最终靠维修后通过检验的。只是日常使用中,我们出于经济条件考虑,一些不影响行驶的故障,通常都会忽略,而不去维修,说白了就是不想花钱。 只有未就绪状态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问题,有时候传感器并未发生故障也会存在未就绪。

  上文国标的检测的新方法中也有提到,超过2项未就绪的,应停止检测,充分行驶车辆后再上检测台。这里的充分行驶,通常是车速要高于80公里每小时,转速2000+以上的,不少于10分钟的行驶,多次行驶、多次熄火1分钟后重启车辆,来激活相关就绪状态。

  这三个车并不意味着他们所有同类车型都过不了OBD检测,网传是为了证明OBD检测的不准确性,妄图通过这一种举例来讽刺OBD检测的意义。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,同款车更多的是正常通过OBD检测,只是没人发声而已。甚至笔者在一些评论区发言时有看到理智发言,都被懂友们用阴谋论击败——“绝对有黑幕!”

  但这恰恰证明了OBD检测的必要性,之所以要求相关年限之后的车辆才检测OBD,本身主要是因为国家从这些年限起,才开始对车辆出厂的OBD系统提出了具体实际的要求,统一要求厂家生产符合国标并能够正常使用的OBD系统。在此之前,OBD车载诊断系统只是辅助车厂维修的一个趁手工具罢了。

  所以,在确保年检站检测设备没有故障,或换一家年检站仍存在这类问题的、同时自己刚保养过确认没有故障码的情况下,那不是应该追究厂家的责任吗?某些车OBD检测不合格与所有车OBD要不要检测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关系吗?

  国标的检验测试的项目的要求都是经过多方论证、提前布局的。甚至很多都是最基本、最保守的要求,因为一旦标准与现实安全事故偏离过大,出现重大事故时,他们也难逃追责。

  举个例子,因为实车轮胎加大导致年检无法过审或路面被扣,就要说这个规定不合理吗?就完全没考虑过自己轮胎改大是不是合乎法律?就算不知情,那也应该追究厂家违规使用其他规格轮胎的责任。

  同时参考以往的车友们向4S维权的经典案例:开出4S店车就抛锚、一过保质期发动机就有毛病等等,这类例子还少吗?而且也并不意味着所有车都这样,否则这个品牌早晚会被市场会淘汰。这和此次的OBD风波多相似啊! 最让人无语的更是,有人翻出了所谓的标准制定人,进行全网舆论攻击,属实离谱。这已经严重触犯了相关法律,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笔者还是劝网友不要过激上头,发表不当言论。

  随便找一家附近的年检站,当地考验查证他们一整天检下来,到底有多少部车是因为OBD无法通过检验测试的,无法通过检验测试的,又是否必须去指定M站修车的。所以想发声的网友,更应该当地考验查证过后,再去理智发言。

  据笔者所了解到的,目前的OBD不合格率大致在10%-30%,而维修后仍无法通过检验的车辆更是占比极低。等到以后车主重视了,没人再说不影响行驶就不修,不合格率自然而然就会大幅度的降低。 截止到2024年上半年我们全国车辆保有量高达4.4亿,截至2022年底,我国机动车检验机构的数量为14880家,到了2024年只多不少。

  目前每天在检的成千上万部车辆,大部分都是可以通过检验的,所以我们并不是特别需要因OBD产生过多的焦虑。

  好了,基本的问题,笔者都讲述得差不多了,希望上面的解答可以为你解惑,若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。如果有讲述的不准确的地方,也欢迎指出,让更多的人解开迷惑。

  使用OBD检测什么解释都是伪装的,只有两种解答才是真实的,一是多增加一个收费项目,给检测站多一项敲诈车主的机会,二是尽快淘汰旧车逼你换新车,特别是换电动车。

  您说的对也不对,对的是淘汰旧车,错的是敲诈项目,想敲诈的话,年检每一项都可以敲诈,OBD并不特殊。

  不废除汽车年检,不要买车! 不废除汽车年检,不要买车! 不废除汽车年检,不要买车!

  嗯,您说的对,不要买车,还能省钱,现在交通很方便,堵车停车什么的更麻烦。

  简单说OBD是车子的监控,监控坏了,发动机和排气管有没做坏事就不知道了[捂脸],也就不能控制它们了。